補述:關於改編的一點想法

照片 055(001).jpg

只要講到「原創性」,就很容易被誤解,很多創作者會認為一定要想出一個空前絕後的題材才能叫做創新,所以「舊作重拍」是從根本上就跟原創性沾不上邊的。
我認為這是很大的誤解:並不見得要是「過去完全未曾被提出過的觀點」,才能叫做創新。

就連對於原創性要求極高的純藝術作品,也不會如此訂定標準。畢竟,如果要純粹地空前絕後,那麼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上的創世紀壁畫絕對不創新了?他的大衛雕像也不創新了?他絕對不是第一個以這些聖經題材來創作的藝術家,但是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並不因此減損。

所以,真正最重要的是:創作者本身的想法是什麼?

以「梁祝」這個故事題材來說,要如何去重新詮釋這個「愛情悲劇」,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風貌,端視說故事的人打算怎麼說

以現在很紅的「超級星光大道」來舉例好了,常常看這個節目的人現在應該也都從評審的評語中得到了這樣的印象:真正的唱得好,並不是要跟原唱著唱得像,因為這並不是模仿大賽,而是要除了能將歌曲中的情感跟意境適切地表達出來之外,還能唱出「自己的味道」。

就是同樣的道理。

要不然,說穿了,愛情故事不就都是那個樣子嗎?兩個人後來在一起了,或者兩個人後來分開了。不是嗎?重點是如何陳述這個過程,對而言這份分分合合是怎麼樣的心境,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只要說故事的技巧好,很單純的內容還是可以說得很精彩。伊朗導演阿巴斯的電影「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整個電影的情節只是個小學生在想辦法找同學的家的過程,沒有打鬥,沒有華麗的動畫特效,沒有甩巴掌扯頭髮的灑狗血劇情,沒有人得絕症,沒有戰爭動亂,沒有人死亡,沒有床戲,沒有裸女或裸男……整部電影就是個小孩子到處跑來跑去,可是依然很好看!

因為導演很清楚:他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所以,動畫的節奏是快是慢、人物的表情是不是比較誇張,絕對不是改編不成功的理由。
須知,動畫沒有「無意義的、偶然取得的」鏡頭,因為所有的畫面都是人為刻意製造出來的,這是動畫製作的挑戰,(導演想要什麼樣的空鏡頭,都得仔細想出來,沒辦法像一般電影有時候可以隨處拍拍之後再來從當中挑選合適的。)但同樣的,導演想用什麼樣的鏡頭語言是完全自由的——沒有拍攝技巧難度的問題,端視你能想出什麼樣的畫面。

換言之,不論是改編還是原創,導演都必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然後才能發展出表現的方法。

講得更明白一點:任何形式的改編都會有其難度,解決的方法並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是如果製作者不清楚自己心目中的輕重緩急,在改編時的取捨過程中就無法好好的掌握何者該取、何者該捨,結果通常就是採用了一個並不適合的做法。這跟是否是動畫製作無關,小說改拍電影、電視劇,漫畫、動畫改拍偶像劇……都會面對這些問題。

浪漫滿屋劇照

近年來我所見到的最好的一個改編的範例是《浪漫滿屋》。

元秀蓮算是台灣最早引進韓國漫畫時的當紅漫畫家,這部作品也是她在台灣的成名作。

這部作品從漫畫改編成偶像劇,還真的改了不少地方,改到一開始的時候我以為只是同名但沒關係的兩個作品!

首先,第一個重大的改變是:原作漫畫中的男主角是英國人
當然,第二個重大改變就是:原作故事主舞台在英國

所以,當然啦,漫畫中所出現的英國風景,以及所有外國臉的配角,所有跟英文及語言隔閡等等有關的情節與橋段等等,自然是全.部.刪.除。

浪漫滿屋漫畫封面

漫畫原作的書迷或許會對這樣的改變感到非常不滿?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電視劇根本就是偽物?但是,這是不得不然的現實考量——到哪找個白人金髮帥哥演男主角?沒名氣的沒有票房吸引力,有名氣的片酬貴死你,而且並不是有外國男主角就好,原作可是除了女主角之外的角色全部都是非亞裔人種!…更不用提把全劇拉到歐洲拍攝,還有原作中出現的私人小飛機城堡中的晚宴(數次)…這些會讓製作人直接殺死導演的可怕成本,是絕對不可能保留的!

總之,這個改編就是必須要將整個故事徹底的韓國化。

於是,與原作相同的部份剩下:
1.女主角的房子意外被賣給男主角,於是男女主角因為搶房子而住在一起,因為房子是女主角父親設計的,所以女主角對保有房子非常執著。
2.男女主角假結婚,交換條件是事成之後房子會歸還女主角。
3.男女主角是愛吵架的歡喜冤家,從彼此看不順眼到逐漸愛上對方。(天啊!好可怕的老掉牙的設定!)
4.男主角心裡原本有其他喜歡的人。
5.男主角的家人一開始並不接受女主角。
6.男女主角都有其他的追求者,在彼此吃醋中逐漸明白自己的感情。

呃…這樣看來,如果把以上的幾點加上「在英國」這個條件的話,差不多就是原本的故事劇情了,不是嗎?

這也就是為什麼,對我來說,我會承認這是「電視偶像劇版的《浪漫滿屋》」,而不是將之視為偽物。

畢竟,整個故事舞台都從英國改成了韓國,整個文化氛圍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細節內容整個改變是必然的結果,如果為了要符合原作而硬是把原本的情節保留下來,恐怕只會顯得格格不入?

所以,我認為《浪漫滿屋》的偶像劇在改編上做了最正確的選擇——既然原作中的異國元素不可能保留,必須去除,那麼整齣戲應該要怎麼改?
——保留原作最根本的基礎點,再重新加以發揮。

所以男主角的名字不必再叫洋名了。(繼續叫洋名更詭異吧?)
所以女主角不再是有東方神祕魅力的社交界新寵兒了。(就已經是同胞了還神祕啥?)
既然男主角不是國際性的紅星,男主角的情敵也不必是國際性的大亨,只要是出版界菁英就夠了。(真是殘酷的現實感啊!)
既然女主角不用面對上流社交界,講話也就不用太伶牙俐齒了。(亞洲市場還是笨拙一點的女人比較吃香?)

但是房子一定仍然叫做「Full House」。
而且房子一定仍然是女主角的父親設計的。
女主角一定仍然是父母雙亡,舉目無親。

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女主角跟男主角之間的牽絆就不成立。
而如果用別的事情當牽絆,再怎麼好看感人也成了另一個故事。

所以,超人的故事不管怎麼編,超人永遠是拿下了眼鏡垂下了額前的一撮頭髮,旁人就認不出他是克拉克.肯特。(大家認出來以後還得了?)
所以,傲慢與偏見不管拍了幾次,伊莉莎白與達西之間永遠不可能一開始就來個一拍即合。(一開始就順利的話就沒有劇情了啊?)
所以,小叮噹(哆拉A夢)中的大雄永遠很笨並且總是被欺負著。(大雄聰明了,小叮噹還來二十世紀做啥?)

所以,改編時必須明白,什麼是不可改變的?什麼是可以重新發揮的?

要明白這些,很難嗎?的確,是不容易。
可是,如果不明白這些,又憑什麼帶領一整個製作團隊投入工作呢?

認識我的朋友說我經常用很嚴苛的標準要求,我不否認。
畢竟,商業是專業中的專業。被嚴格地檢視,是商業作品的義務。

PS.第一張圖片跟本文沒有任何關連。純粹是因為我餓了,很久沒吃生魚片所以非常想吃而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