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

DSCF1249
小時候有篇課文是我一直覺得很莫名其妙的,那就是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篇課文出自《孟子.告子篇下》,原文如下: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老實說,這文章的邏輯我一直覺得非常的詭異。但以前每當老師還有爸媽要我們去做很辛苦所以我們不想做的事的時候,大人們就會搬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段話來說服我們,然後高中以後這句話還會跟「合理的要求是考驗,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連在一起……

雖然我已經是中年人了,想到這些我還是忍不住要說:拜託把這篇邏輯有問題的課文刪掉好嗎?!
孟子先是舉了一堆古人的遭遇,然後說由此可見上天如果要賦予一個人重任,一定會先讓那個人經歷很困苦的艱難景況,在艱困的處境之下這個人還能意志堅定,不胡作非為,經過這樣的磨練之後就變得比之前更了不起了。

這真是狗屁不通的串連啊。(對,我在罵孟子,怎樣?!咬我啊!)

首先,光是孟子對那些古人遭遇的描述方式就已經有邏輯上的問題了:
舜發於畎畝之中,白話說來就是「(後來)成為天子的舜出身於農家」,之後的例子也是同樣的造句,就是這些(後來)很有成就的人的出身並非顯貴。在這裡有個很大的問題是,這裡的「發於」、「舉於」到底該怎麼解釋?

如果按照孟子之後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邏輯,就表示舜的「發」與「畎畝之中」有因果關係。同理,管仲與牢獄、百里奚與為奴……等等,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按照這個推論,舜會登基是因為他曾經耕田?!管仲會成為相國是因為他被關在牢裡?!百里奚成為大夫是因為他當過奴隸?!……………這種因果關係要是能成立,我明天就去路上砍個人好去坐牢,放出來以後說不定就可以當行政院長了……

很顯然,這因果關係不可能成立。既然如此,舜、管仲、百里奚這些人後來的成就,就不能「歸功於」他們之前的苦難遭遇——這充其量只能說是「英雄不怕出身低」啊!(覺得這些古人的例子太遙遠的人可以幫背景音樂配上「愛拼才會贏」,感覺會現代一點。)

舜得天下,是因為他孝且賢。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這些人受到重用,是因為他們有才幹。我們可以肯定這些人因為本身具有「實力」,所以不會因為一時的時運不濟而就此埋沒,後來仍然成就了一番事業。這些人生命中的困境與之後成就的關連,就合理的邏輯來推論,充其量只能得到以上的結論。

所以,孟子那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故」到底是怎麼來的?這個「故」白話文就是「所以」的意思,在語句中使用「所以」,表示前面的敘述是原因,後面的敘述是結果。但我實在看不出這裡的因果關係為何成立啊?

不只這個「故」來得詭異,後面接的「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必」是更加的莫名其妙!!!這個「必」白話文來說就是「一定」,也就是說,當上天要賦予一個人重任的時候,「一定」要先給這個人一些苦頭吃,然後這些人吃過苦以後就變得更厲害了。

一個人吃過苦之後,會因此有所成長,變得比之前要好,這也罷了。但,那個有成就的人「一定」要先吃過苦的邏輯是怎麼回事?

「舜這些(有成就的)人,曾經吃過苦」≠「舜這些人因為吃過苦所以有成就」。
「舜這些(有成就的)人,曾經吃過苦」≠「有成就的人都一定要先吃苦」。

要讓「吃苦」跟「成就」之間的因果邏輯成立,必須是這些「苦」跟後來的成就有足夠的關連!就算我們接受「舜因為有豐富的耕田經驗所以了解農民生活,為未來的治國培養了基礎」好了?至於那些跟大家比較不熟的傅說、膠鬲、孫叔敖、百里奚也姑且不提(因為我懶得一一查證資料),單看跟大家比較熟的管仲,也知道他絕對不是「因為坐過牢所以了解司法問題,這經驗為日後成為相國提供了重要資源」啊!!!

管仲本來就是王儲身邊的輔臣,他本來就是極富謀略的治國人才,他坐牢是因為他主子奪權失敗,齊桓公重用他是因為鮑叔牙的推薦。所以管仲既不是「因為坐牢而使才華受到重視」,更不是「因為坐牢所以才被重用」,更更更更更不是「因為坐牢的遭遇而讓自己的才華更加提升」!

所以孟子你這「管夷吾舉於士」是怎麼得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結論的?!


前面的邏輯已經一塌糊塗,後面這段的邏輯也是莫名其妙!

「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句沒問題,的確人要知道錯誤才可能改正,根本不知道自己錯當然也就無從改起。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這句是說:人因為內心思慮不順暢,而後才會奮發振作。……怪了!思慮不順暢為什麼就會奮發振作?本人以往從事用腦工作多年的經驗,思慮不順暢時只會十分低落,必須在茅塞頓開、思慮通暢之後才會大大地奮發振作……正確地來說是個「困於心,衡於慮,匪懈不倦,悟而後作」的過程……孟子你少掉很重要的一段耶!而且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困於心,衡於慮」通常是「而後棄」、「而後怨」或者「而後誹」的情況比較多,「而後作」絕對不是個正常的反應啊!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這段倒也沒什麼問題,就是人家把不滿表現在臉上或者直接把我們的錯誤講明白,我們就懂得自己錯了。不過話說回來,這個道理講起來好像很當然,可是現在檯面的政治人物好像常常都是人家指出他們的錯誤以後他們都還是不明白?

至於「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句話白話文就是:「國內沒有守法度的大臣與輔佐的賢士,又沒有足以威脅的敵國,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根本上,這句話所敘述的道理本身就有問題啊!
國內沒有治國的賢才,這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絕對不好,國力可能因此衰微,但國力衰微是否會到「亡國」的地步?這很難說。通常亡國是因為國力衰微之後,無力抵禦他國入侵,因而亡國。但孟子在此說的是「沒有足以威脅的敵國」……那就奇怪了,沒有外國入侵,這個國家是為什麼會亡國?
我們從歷史上可以得知,國家亡國的理由基本上只有三大項:外患(他國入侵)、內憂(國民造反)、天災(全面性的重大天然災害)。依照孟子所言的情況,國家要滅亡的理由只剩下內憂跟天災,而天災這個因素如果夠嚴重,就算是國有法家拂士也還是可能亡國………所以孟子這段話的邏輯也是漏洞多多……

即使假裝不知道「入則無法家拂士…」這段的邏輯漏洞,當作孟子沒錯,在「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幾句話以後,接上「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也是個很奇怪的轉折啊!
「人恆過……而後喻」這幾段,綜合而言,闡述的是「人要能夠被指出問題,才會有機會改進」,如果接在其後的「入則無法家拂士……國恆亡」要繼續承接這個思惟脈絡,則必須解釋為「國家要有問題才不會亡國」…………這又是一個很詭異的推論了:國家有問題,到底是真的問題多多,還是國家的問題能夠被指出?如果是前者,那就好笑了。如果是後者,那倒是可以反應出政權的開明度,就治國的角度來看倒是不無道理。

那麼,最後的這個結論「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是誰的憂患?誰的安樂?
如果照著前面的「人恆過……」一直到後面的「……國恆亡」,整個脈絡講白了就是:「人跟國家都是出了問題時有人罵,才會好。」如果順著這個邏輯,難道「有人罵」就是憂患?這是什麼不知好歹的結論啊?!
如果此處的憂患不是形於色、發於聲的諫言,那這「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又憑什麼從天上掉下來?


所以說,這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邏輯真不是普通的跳躍與錯亂!而我們竟然收錄這篇課文收錄了幾十年!於是「受苦=被上天選中=將來有成就」這個莫名其妙的邏輯普遍地深植人心,以致於所有的權力者學會在把壓迫加諸他人時就拿「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來當做「我是重視你所以才壓榨你」的合理化理由……真不是普通的莫名其妙!



ps.我開頭放那張照片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有什麼關係?有啊!因為是菊花,所以跟「死」有關係,菊花是紅色的所以有「安樂」的感覺~這邏輯太扯?那就對啦!就是這麼扯的邏輯,才能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相匹配啊!



補充:因為有人說他忘了管仲他們的故事,所以我講一下。(這麼精彩的故事為什麼會忘掉哩?這是真正的宮廷劇耶!既陰謀又嗜血!)
管仲是王儲身邊的輔臣,他原本侍奉的是齊國的公子糾(齊桓公的兄弟),他的好朋友鮑叔牙侍奉的是公子小白(後來的齊桓公)。
那個年代,國家跟國家之間為了避面戰爭,會把王子送到其他國家去,就殘酷的角度而言是當人質,就溫馨的角度而言是在他國成長可以跟他國培養感情,如果日後即位為君,兩國的關係會比較好。這些在他國長大的「質子」的遭遇,受到國家間政治局勢變化的影響很大。
公子糾在魯國當質子,公子小白在莒國當質子,他們的父親齊襄公突然去世,誰先搶先回國就可以搶到王位,所以兩個人都拼命趕著回國。管仲為了幫助公子糾,帶魯國的兵去半路抄截行刺公子小白,一箭射在公子小白的肚子上,小白倒地不起,管仲以為成功了就去跟公子糾會合,想說這下可以不用那麼急著趕路。
結果公子小白沒死,那箭剛好射在腰帶上,他倒在地上裝死好瞞過管仲。公子小白之後連夜趕回齊國,得到王位,就是後來的齊桓公。他即位之後,發兵攻打魯國,魯國為換取和平,便殺了公子糾,管仲也因此關進牢裡。
對齊桓公來說,管仲是差點殺死自己的人,他原本打算殺了管仲,但鮑叔牙勸他管仲當時那麼做也只是因為「各為其主」,管仲極有才幹,如果桓公想成就天下霸業,就要重用管仲。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後來齊國果然成為霸主。

留言

rayteng表示…
(路過)我覺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單純是一種想法,可能是孟子經驗累積的體悟,並沒有一定要用邏輯辯證證明什麼的意思吧! 中國古代的哲學很多都是這樣,一些抽象的思辨,思辨的過程沒有解釋,直接丟給你一個結果,或者一些稍微跳躍的比喻,再加上文字表達太精煉常常有被誤解的時候。

就像不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釋量子力學(跳躍的比喻?),我覺得很多理論沒有一定的對與錯,用在不同狀況解釋而已,像命相星座,符合的時候就覺得有道理,不準的時候就覺得他是迷信玄學,那到底有沒有參考價值呢。

國家要有憂患才會富強的這句話我個人覺得有道理,我覺得工業革命、現代化會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一直以為文化富饒的中國跟這多少有關係...當時歐洲備齊了知識科學的條件,環境的壓力與經濟誘因,相比清朝時知識文化發展較慢,內在供需平衡沒有壓力沒有誘因。

我猜"憂患"重點不是指外在災禍的這個名詞解釋,而是"憂"這個指危機意識的動詞解釋吧? 總是很順利、沒有產生危機意識的話,當環境突然一個轉變,當然會很危險囉!
版主回覆:(2013-07-19 03:56:58)
沒有邏輯的哲學,與其說是「哲學」,不如說是「理想」、「理念」。

不過我無法同意「國家要有憂患才會富強」這句話。不妨看看現在世界上正處在憂患中的國家,有多少已經憂患了許多年,到現在距離富強還很遙遠?而且離富強越來越遠的可能性比較高......所以顯而易見的這個說法並不能成立。

工業革命發生在歐洲而非中國的原因很多很複雜,但若要追究原因,清朝時已經是結果,原因應該要追溯到明朝比較合理。
小蜜蜂先生表示…
做大事要經過憂患,不等於經過憂患就能做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