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遊記]有點突然又不太突然的東京行(六)

IMG_0696
因為我住的旅館只要過個馬路就到上野的購物天堂阿美橫町,所以午餐就是位於上野阿美橫町旁的若狹家海鮮丼飯啦~
因為網路上推薦的四種料不是我最愛的,所以我選的是海膽、鮭魚卵跟青蔥鮪魚的三種料組合。這道組合可是店裡最受歡迎的第一名唷~
IMG_0693
看看這海膽跟鮭魚卵是多麼新鮮~多麼有光澤~

IMG_0694
看看這青蔥鮪魚多麼美味~

這樣一碗丼飯加上一碗味噌湯,日幣1340元,就日本的物價來說,算是物超所值的一餐。

這家若狹家的生意相當好,而且現在來上野逛阿美橫町的台灣觀光客真的很多,我用餐的時候隔壁桌的一家子客人就跟我一樣也是台灣來的觀光客,走出店時迎面而來正要進店的客人用國語說著「就是這家」……


在若狹家吃完午餐後,我決定去上野公園不忍池旁的「下町風俗資料館」參觀。
說到這個,老實說這個「下町風俗」的名稱真的一度讓我有點猶豫……因為現在日文中「風俗」的意思是「色情業」,例如「風俗誌」就是「色情行業介紹」,「風俗娘」指的就是從事色情行業的女孩……問題是,這些用法並非「風俗」這個詞的本意,日文漢字的「風俗」本意就跟我們的「風俗」是一樣的意思,就是風俗習慣的「風俗」啊!(為什麼會變成色情的意思以後有機會再來考證吧?)
那,這個「下町風俗資料館」的「風俗」是哪一種?

不過不管是哪種,到現場看了自然就會知道~所以我就很乾脆地去了~(顯示為歐巴桑的豁達)


IMG_0701
這個資料館就佔地面積而言並不是很大,外觀很別緻。

IMG_0705
館內展出的是一些古早時代的用品(是的,這個館名的「風俗」就是風俗習慣的意思啦~),例如這個「箱車」……該說是以前的流動商店還是送貨車?「吳服店」就是以前的服裝店,客人跟店裡訂的衣服或布料就裝在小車裡的抽屜送去。箱車很方便,使用範圍很廣,後來送牛奶、送麵包等等都使用箱車,一直到1960年代都還很常見。

我為什麼知道?當然是因為有解說牌啊!
IMG_0706


這個下町風俗資料館裡有很多有趣的東西,例如這個:

IMG_0707
連電話亭一起展出的自動電話……

電話亭裡面是這個樣子:
IMG_0710
不過自動電話到底是怎樣的東西,我活到這把年紀了還是不瞭~(聳肩)只知道要把左邊那個筒子拿起來聽嘴巴對著正面那個像喇叭的東西然後右手拼命轉右邊的把手……每次看電視跟電影裡面都醬演,但這到底是什麼原理?又要怎麼打給特定的對象哩?哪位善心人士知道的可以為我解說一下嗎?我身邊用過這種電話的人都已經作古了啊……


IMG_0713
不同於之前的箱車,這就是純粹運米的「大八車」。

IMG_0714
這是大八車的解說牌。我很喜歡這個解說牌的式樣,配合展示的內容,刻意以這種復古的形式呈現。就是在這種小地方的用心,讓人覺得這展場的整體氣氛都營造得很好。

IMG_0716
這個是人力車,現在在觀光地區還很常見。

IMG_0719
不過,可能因為很常見的關係?這裡還特別標示了人力車各部位零件的名稱,解說得滿徹底。

IMG_0717
人力車後方的牆上,有下町生活的介紹。「下町」的意思,指的是都市中地勢較低的地區,通常這樣的地方是商業或工業區,在過去階級分明的社會中,是給社會地位不高的市井小民住的地方。所謂的下町生活,其實用現在的用語說來就是「庶民生活」的意思。


這個資料館不只有物品的展示,還有空間的重置,讓參觀的訪客可以走進空間中實際感受過去的氣氛,這點我非常喜歡。

IMG_0735

例如這個店面的展示,完整呈現了古早時的櫃台,店門上的布帘、牆上的掛鐘、接待客人的坐席……等等,櫃台後的桌上還有非常復古感覺的大珠算盤……最讓我驚訝的是,牆上的日曆不但採用過去的印刷設計風格,而且還配合地使用當天的日期,可見這日曆是為了展場特別訂製的!

IMG_0721

IMG_0733


因為是木屐店,所以展示了木屐店的工作間。

IMG_0723

IMG_0724

IMG_0725
不同製作階段的木屐底排在一起,直接就是看圖說故事的功能,非常好懂。(就算不懂日文也無所謂)

IMG_0726

IMG_0727
木屐用的帶子跟線繩,排在一起非常美麗。

IMG_0720
看到這個有收納功能的樓梯櫃子,我突然明白:全能住宅改造王裡的點子原來是這麼古早就有了!


IMG_0732
這樓梯雖然不能上去,不過已經足以讓參觀者了解過去店舖內的空間設置。這種空間感的營造,讓整體呈現更細緻的情調,感覺很好。

IMG_0734
這個牆上的掛飾叫做「福寄せ熊手」,從上面「千客萬來」可以看出是生意興隆的吉利話,據說從江戶時代開始很多商店會掛的東西,意義就跟招財貓差不多。


IMG_0736
在商店外,還有著古早的燒柴火的爐灶。

IMG_0737
拜電視劇之賜,這些東西看起來都還很有親切感?至少我記得「阿信」裡就是用這樣的爐灶。

IMG_0738
這個東西不算太舊,洗衣板現在也還看得到。只是木頭的洗衣板跟木盆可能比較少見了?

IMG_0739
洗衣服當然是在有水的地方洗,所以水井自然是要的。這樣才能完整呈現過去的生活景象,如果只是把些舊東西放著然後貼上標示牌而已,想也知道那會有多無聊。

IMG_0740
這裡甚至將展示空間做成一條小巷,呈現古早巷弄間的景致。


IMG_0741
這是雜貨店。這個展示的設計有趣之處是將雜貨店後的店家生活空間也一併納入,不但豐富了展覽的內容,也讓寫實度大為提升。

IMG_0742
說到雜貨店,這種琳琅滿目的景象真是不分國界?現在由於便利商店已經取代了傳統雜貨店的功能,在都市裡現在也很難得見到雜貨店了。

IMG_0743
雜貨店裡陳列的商品,仔細看就會覺得非常有親切感!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小時候的記憶!

IMG_0744
有些東西現在也還看得到,例如森永牛奶糖。而且這樣看來,森永牛奶糖的外包裝的改變不算太多?

IMG_0745
IMG_0746
IMG_0747
金平糖、紙牌、彈珠,看來這幾樣東西流行的時間不但久,而且還是跨國際的?


IMG_0750
經過雜貨店之後,參觀動線就來到雜貨店後方的居家生活空間:起居室與廚房。

IMG_0748

IMG_0749
廚房裡自然是鍋碗瓢盆爐灶火鉗一應俱全。不但如此,資料館出版的說明手冊上有將這些東西的名稱還有用途一一註明,一開始看到的時候我有點納悶,想說有必要這樣嗎?但現在仔細想來的確有必要,因為日常用的東西只要生活形態轉變了,就不會再被使用,過個幾十年之後可能就根本不知道用法。我是歐巴桑所以某些日用品我還可以從孩提時代留下的印象略知一二,但年輕一代的孩子們可能真的不曾見過這些東西,更不可能會知道用途。

IMG_0751
從居家空間這一側望向雜貨店的景象。鐵環把手的木斗櫃、矮圓桌……最神來之筆是桌上的蓋布!特別凸顯了這是個沒有紗罩的年代啊~

參觀完了一樓,由於二樓是禁止攝影的,所以我就沒有拍照了。二樓的展示是一些過去的童玩(有些可以動手操作喔!),還有一些老照片。展示的東西很多,不過展示的方式就比較偏向單純的陳列,不像一樓是實境空間的複製再現。我個人是覺得一樓比較有趣啦~


IMG_0703
這是位於資料館門口的郵筒。有趣的是,這個不是模型,而是真正的郵筒喔!會有郵差來收信喔!為了配合資料館的性質,這個郵筒也是特別訂製的,採用復古的郵筒造型。似乎是剛設置不久?館內還有這個郵筒啟用的公告,歡迎參觀者從這個郵筒寄信呢~


這個下町風俗資料館就在上野公園不忍池的旁邊,去日本自由行的朋友到了上野一帶不妨逛逛這裡?

IMG_0704

我因為是冬天去,不忍池中全是枯掉的荷葉梗。這景象別有一番韻味,不過若是夏天荷花盛開時節,想必絕美吧?

IMG_069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