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遊記]有點突然又不太突然的東京行(二十一)

IMG_1438
因為慶賀新年的緣故,東京江戶博物館還請了古箏演奏家來現場合奏。


當天她們合奏了大約15分鐘吧?一首是傳統古典風格的曲子,還配合了詩歌吟唱。影片裡的組曲是另一首比較偏向流行風的,雖然最前面的我沒錄到,不過第一段應該還是聽得出來這個耳熟能詳的調子吧?
IMG_1494
因為是以「江戶」為展覽內容,所以也有展出日本歷史上有名的大江戶打火隊(現在的消防隊)的用品。以前因為都是木造建築,又多是房舍連成一整個長條的長屋式結構,住戶密集,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極大傷亡,所以江戶打火隊的存在意義重大。(關於這個傳統價值請看漫畫《め組大吾》 )

IMG_1495
這個是古代的水龍。只是不知道實際操作要怎麼用?

IMG_1496
這個是彩色記事繪本。比喻起來,應該可以算是當年的流行雜誌一類吧?利用版畫印刷出內容後,將內容裝訂成冊。這兩頁的內容是在描述路邊攤的小販販賣豆皮壽司的情況。

IMG_1497
同樣是版畫繪本,這部份是黑白的。這兩頁是描述「江戶前壽司」這種將新鮮的生魚片放在醋飯上做成的握壽司的來由。講到握壽司,我們現在心中馬上想到的這種新鮮生魚加醋飯的組合,是1818到1830年左右才在江戶這個靠海的海灣地區發展出來的。在此之前,握壽司上的魚料是醃製過的醃魚。(關於這個歷史在漫畫《將太的壽司》中也有提到。)

IMG_1499
這是印製版畫的全套工具組合。

IMG_1500
要用這個叫做馬連的東西將紙在木刻板上刷平,確保印刷的墨色均勻。

IMG_1502
為了讓觀眾容易了解彩色版畫的印製過程,現場也展示了彩色版畫在印製中的各個階段。這樣看下來就很容易懂了。

IMG_1498
除了作品本身的印製過程之外,也有這種關於版畫繪本產業的生產線說明圖。


IMG_1505

知道「貓咪的金幣」的故事嗎?那個金幣稱為「小判」。這個就是用來裝千兩小判金幣的錢箱。(裡面的金幣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按照我們台灣人的思惟來講是不需要放真的金幣在裡面?不過日本人的想法是怎樣我就不確定了。)

這個不是模型是真人喔!
這個江戶博物館讓人覺得有趣的,不只是靜態的展示做得很仔細、很耐看,在博物館裡面會有這種穿著戲劇化古裝的工作人員演出,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這個人以非常慢的步伐緩步前進,不時吹奏著手中的簫。


在現場的感覺讓我認為這位應該不是單純的工作人員,而是有志於演戲的演員一類?因為他的步伐和緩之餘,還與洞簫聲搭配,不時地突然停下……可能我電視看太多?當他停下來時,我會有種忍者馬上會從天而降然後大家大砍一場的錯覺………


IMG_1506
這是以現在的地圖繪製方式來標注江戶時代的地圖。地圖上雖然只標注了當時比較重要的幾個大地標,但對我這個外國人而言,這樣其實比較容易懂。
這張地圖主要的目的是就江戶這個「海灣」地形為基礎,以地理特色為出發點,來說明當時的人口分布與產業情況。

IMG_1508
這個是採海苔的工具組合。

IMG_1509
日文「下駄」(念GeTa)這個漢字翻成中文就是木屐,所以這個就是採海苔用的木屐……看樣子似乎是為了在淺海行走而設計了這麼高的木屐?

不過跟這組木屐比起來,剛才那組真的算不上高啊。

IMG_1511
這是用來洗海苔的籃子。(我沒想到原來海苔要洗?)


既然江戶是個海港,所以當然也要展出船隻的模型啦~


這個船模型是按照比例縮小重製的「菱垣迴船」,此名是由船身的菱形格紋而來。稱為「迴船」是因為此船是定期往返於江戶與關西第一大城、有「天下的廚房」之稱的大阪之間的船。

IMG_1514
針對船的構造也有說明例圖。

IMG_1516
也可以很清楚地看見船上的甲板等處的構造。

我對於這個博物館的展示方式十分感動:物件陳設的方式是根據觀眾的需求而定,而不是放著就好。在參觀的時候,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見我們想看見的部位。較大的物件就放置在較低處,讓觀眾可以從上方一覽無遺,較小的物件就放在台座上……每一件展品都以最合適觀賞的角度與高低位置來陳列。

因為陳設的方式如此周到,根本不必去違規湊近看也能看得很清楚。

只要你的設計規劃是體貼觀眾的,觀眾自然而然就會遵循你規劃制定的規則。這是規劃所有大型活動時都該牢記的鐵則啊~

IMG_1512
在船的模型旁邊,展示的是實物古董——船上的保險箱。這個保險箱裡面放的不只是錢,還有所有跟航海相關所需的文件、航海日誌等等。比起貨物,這些文件更重要,是一旦發生船難時拼死命也要搶救的東西。


IMG_1518
這是江戶時代大商店的模型。二層樓的木造建築,看得出來是當時非常氣派的大商號。

IMG_1519
門帘上當然印了商號標誌。

IMG_1517
不用說,做工真的很細緻,這個掀帘而出的動態讓整個畫面都鮮活了起來。

IMG_1520
就是這種小地方的講究,讓靜態的模型陳設有了動態感。




截至目前為止,我以為我已經完全體會到了這個博物館的用心與周到。沒想到,接下來我看到的東西,讓我幾乎落淚了。




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展品時,覺得很納悶:這是什麼?我知道這是浮世繪的美人圖改製的,但為什麼要做成這樣?有點淺刻浮雕的感覺,上面還有幾個突起的小圓點?


是的,這是浮世繪大師喜多川先生的作品,上面那張圖是原本的圖像,下面這個是根據上面那張圖製成的淺浮雕陶板畫。

這是給盲人「看」的畫。用淺浮雕的方式,讓盲人可以經由觸摸了解這張畫的內容,感受其線條感覺,讓盲人可以在心中描繪出這幅畫的樣貌。

在旁邊的說明牌,自然也標注了著盲人點字版。那位於圖上的點狀突起,是標注畫的內容,只要兩邊一起對照,盲人就能知道自己現在摸到的是畫作中的那個部份、什麼內容。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讓盲人同胞有「看」畫的機會。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是不是應該主動的為身障同胞們提供讓他們也能參與的活動內容?讓盲胞也能「看」的展覽?讓聾人也能「聽」的音樂?

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多想一想,多思考一些,多用心一些,多為「他人」想一想,以「他人要的是什麼」來給予,而不是「我們想拿什麼給人」來給予。


IMG_1521
這是為盲人而設的展區。這區的模型都可以觸摸。

而我看見的,不只是個三輪車模型,而是有人的溫度的一顆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