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的波折疑點重重,但最後我還是搭上飛機出發了,在抵達香港前看見了這片霧茫茫的景色。
香港這個赤臘角機場真的很大,我們接下來要搭的飛機在68號登機門,在60號這邊拍的照片根本看不見68號在哪裡……此時突然覺得轉機的等待時間雖然久一點也好,如果時間卡得很緊,要一口氣衝到68號登機門的話我大概會暴斃吧?
香港機場裡現在有提供免費上網的電腦:
因為是公用電腦,所以有限定時間:
15分鐘到了時,電腦就會自動關閉所有瀏覽器視窗,所以如果你前面的人用了10分鐘後離開,你接著去用,就會在用到5分鐘的時候突然視窗關光光……我個人是覺得這種設計無可厚非,只是這電腦用來打發時間可以,用來辦很緊急的正事的話可能就不大妙。
要說這電腦有啥不好,對我來說,就是繁體中文的網頁似乎有解讀上的困難?我上噗浪可以看見我自己帳號的頁面,但沒辦法登入。facebook、hotmail、Gmail都可以登入,但鍵盤不支援中文,所以閱讀中文沒問題,但沒法用中文跟朋友們打招呼。
另一個不大習慣的點是:這裡的電腦只能用這種瀏覽器:
完全不是台灣主流的IE、Firefox、Chrome這些……因為我並不清楚香港當地的網路瀏覽器族群分布,所以對於這個特殊的設定完全無法理解原因是什麼……
雖然香港機場的電腦網路難以滿足我,但有電腦可用對我來說等待的時間就不是問題,很快(?)地就到了搭下班機的時間。而正當我以為一切都已平靜時,就在搭上香港飛往雅加達的班機後,我的內心受到了難以平復的傷害!
為什麼我要把安全帶的長度放到底才能扣上?!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哭倒)
國泰航空你們有必要這樣傷害一個不常出國的中年婦女嗎?!如果我因此失去搭飛機的勇氣怎麼辦?如果別人問我為什麼不能搭飛機,我要告訴他們「因為我扣不上安全帶」嗎?!要我自己親口說出這種話你們不覺得殘酷嗎?!
不過雖然如此,我還是把後來送上的飛機餐吃完了。雖然不好吃。(喂!)
經過四個多將近五個小時,在我看完了《好友萬萬睡》( Friends with Benefits)、喝了三杯可樂之後,終於抵達雅加達機場了。
一下飛機,看見的景象是這樣的。
我覺得是還滿有當地特色啦~
接下來要入關、辦落地簽。這就好玩了。
印尼可以落地簽的國家相當多,有多多?有這~~麼多:
據說這張表是新做的?新郎的父母說他們三月來的時候,台灣還不是正式地印刷在上面,而且承辦人員也還搞不清楚台灣是否可以落地簽。
現在可以清楚地看見台灣在上面排名第59號:
因為可以落地簽的國家很多,所以承辦落地簽的窗口也就因此排了長~~長的隊伍:
上面那個印了落地簽的黃色告示牌就是紅圈圈起來那裡,我拍這張照片的時候算是排在整個隊伍的中間位置,這樣大家大概可以知道整個隊伍有多長吧?
可能因為機場方面也知道排隊的人很多?現場放了電視機給大家看,而且播放的是不用在乎語言障礙的ESPN體育台,讓大家排隊不會太無聊。可是這片美意好像沒有什麼人領情?現場的排隊的人多半沒心情看電視,還是只希望早早辦完早早了事。
落地簽證給的效期是30天,落地簽證費是25元美金,如果要用其他的貨幣也可以,現場有其他幣值的費用表:
但老實說,這種換算很讓人頭昏。在此誠懇地建議大家先準備好整數25元、不用找錢的美金,因為如果找錢,找回來的是印尼幣。那又怎樣?反正到了當地也要用印尼幣啊,有何不可?
是沒有不可以,但這種時候由於初來乍到,這張表上又沒有寫這些外幣對印尼幣的匯率,所以要是發生了找錢短少的情況一時之間也很難察覺,而且據說這種找錢短少的情況還滿常發生的……
繳完簽證費之後,會拿到一大張貼紙(就是簽證),然後要帶著這一大張價值25美金的簽證貼紙去排隊,等另外的海關櫃台人員把這張貼紙撕起來貼在你的護照上以後,你才能入關。
在這裡,我發現了幾個令我納悶的點:
首先:為什麼那個收25美金的櫃台不乾脆一點直接把貼紙貼上?他只管收錢給貼紙,搞得他的職業不像海關人員倒活像個賣貼紙的……
其次是,之後負責我們這些外國人的海關櫃台,分列在廳內的兩側,可是由於現場沒有任何工作人員加以提醒與疏導,導致絕大部份的人都沒注意到因而集中在繳完25美金後直直往前走的這一側,許多人都是因為在這一側等啊等,無聊啊無聊,然後四處亂看後才赫然發現原來對面也可以排隊,然後再匆匆地小跑步過去……讓我不禁以為現場那些在廳內晃來晃去的工作人員其實只是些長鬍子的吉祥物,讓人看了並不開心但也沒有其他的功能?
另外一點非常奇妙的,是海關櫃台人員一個個神祕地消失……原本八個櫃台都有人負責,後來不知道在何時減成了六個、五個、四個……而已經無人負責的櫃台上方依然亮著燈,完全沒有任何表示「暫停服務」的訊息,非常適合寫成推理小說「消失的海關人員」的開場……
或許是因為這些疑問籠罩在我的心頭,因此蒙蔽了我的智商?導致後來海關人員問我:「English?」我回答:「Yes.」之後,他講出的一大串話我完全聽不懂。(顯示為牽拖)此時的我羞憤交加,決定如果下次再來的話,我一定要回答:「No.」這樣說不定他就啥也不問地蓋章放我通過了?(會嗎?)
總之,印尼簽證長這樣。右下角那張是簽證費的收據。它們原本都在同一大張貼紙上,這是撕來撕去最後的結果。(我還是好介意那個賣貼紙的人都不幫忙貼!搞得後面這關要撕要貼又要蓋章!他們真是沒有同事愛!)
由於這整個通關的時間搞了許久,因此當我們過完關時,已經是至少一個半小時以後了。
在到機場跟接機的人會合之前,會有一整排的銀行窗口在那邊提供外幣兌換印尼幣的服務。
噹噹噹噹噹~~是的!只要涉及到錢,就是特別需要把眼睛睜大、頭腦冷靜的時候!
雖然說公告匯率是固定的,但,每個窗口提供的匯率卻有仍然差別,看起來覺得這美金幾毛錢的差別好像不大,但因為印尼的幣值很低,換的金額多可能就差個幾十萬印尼幣。
(用台幣去換也是可以的,不過我現場換算匯率發現會吃虧不少,最划算的還是美金?)
就在此時,我這個太缺乏出國經驗的歐巴桑面臨了一個極大的挫敗!那就是:我帶去的美金不能換印尼幣!!!
後來我才知道,因為美金百元鈔的偽鈔問題,所以只要美金改版印製,亞洲國家的銀行就會開始拒收舊版的美金,而我帶去的美金已經太舊了……
由於我們之前已經在通關的過程耽擱了太久,來接我們的人已經等到焦頭爛額,於是在眾人的催促下,我就一.毛.錢.都.沒.換.地.進入雅加達。(因為我是跟屁蟲有人可以靠,所以可以這麼不要臉!大家千萬不要學我啊!)
新娘的媽媽非常熱情好客,雖然我們再三表示我們在飛機上已經吃飽了,她仍然盛情招待我們去吃了一頓非常飽足的晚餐!
餐廳的外型據說是仿造荷蘭式的建築(因為荷蘭統治過雅加達),但因為天黑了很難拍照,所以歹勢沒有餐廳外觀的照片。
這是餐廳的菜單:
菜單打開來,上面寫著:
第一行我看得懂是「歡迎光臨Dapur海鮮」,其他的就完全看不懂了。
有些內容的英文至少是可以知道這菜「大概是個什麼」,不過即使如此依然是一片茫然:
但,因為是新娘的媽媽請客,所以我們看不懂菜單也無所謂,反正有人會搞定一切。
有三種不同的炒飯,但照片上看起來好像都一樣?
老實說,你要問我哪個是哪個,這樣看照片我也不知道,但吃起來味道是不同的,我只記得分別是螃蟹炒飯、海鮮炒飯跟鹹魚炒飯,但照片哪個是哪個我就不知道了……囧rz
很好吃,口味比較接近港式,差別是蛋是荷包蛋而不是跟飯炒在一起。
這個餅脆脆的,直接吃或者沾辣醬吃都不錯。雖然看得出來加了些豆類跟穀類,但餅本身沒什麼味道,如果只吃餅的話可能會覺得單調,但因為這邊的菜味道都滿重,所以搭配這樣的餅剛剛好。
這道豆芽菜就是很典型南洋涼拌菜的味道,有點酸、辣,上面灑了花生粉,吃起來很爽口開胃。
這道蝦也非常讚,蝦肉結實,蝦黃也很飽滿。
這是蝦餅的一種。據說當地有很多種不同的蝦餅,這是其中一種。這蝦餅的口感也是酥脆一路,冷了以後有一點硬,趁熱吃比較好吃。
這道甜點讀音近似「鬼」,又像是閩南語的「粿」,吃起來像是有內餡的油條,外面淋了美乃滋跟白芝麻。也好好吃~
這道炸魚非常特別,之前的幾道菜,在台灣即使沒吃到一模一樣的,也吃到有幾分像的,至少味蕾的記憶會告訴我並不陌生。
但這道魚完全不同。雖然說將魚炸得外酥內軟多汁,在台灣也很常見,但這道魚外層裹的這層酥酥鬆鬆的蛋絲,我倒真是第一次吃到。
紀念這特別的蛋絲,來個蛋絲的特寫鏡頭~
這餐我點的飲料是芒果汁:
裝飾在杯口的是小片芒果,雖然皮是綠色的但跟我們台灣的ㄙㄨㄞˊ仔味道不同,比較像金煌。
這麼豐盛,大家當然是吃得飽到不能再飽。但,可能就是因為吃得太飽?我做了一件「吃得太飽沒事」的事——我翻開菜單,提出了我的疑問:
這個“masculin melon”是啥?難道是“masculine”字尾掉了e嗎?又或者這根本是法文?但即使如此,「有男子氣概的瓜」、「男人瓜」又是什麼樣的瓜呢?上面已經有water melon,所以可以確定不是西瓜,那這個到底是什麼瓜呢?
在我提出這個疑問後,現場呈現一種「這問題無人可答」的窘境。
美國長大的新郎:「英文的我知道,可是我不確定印尼這邊是不是也這樣叫。」
新娘的媽媽:「我知道這是什麼,可是我不知道台灣怎麼叫這個東西。」
新郎的父母:「妳都不知道了我們更不會知道。」
於是新娘的媽媽只好請服務生拿一個masculin melon過來——直接給妳看就知道了吧:
噹噹噹噹~~~答案揭曉,原來就是哈蜜瓜!
只是,誰來告訴我:哈蜜瓜到底為什麼被認為是公的?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留言
版主回覆:(2011-12-30 20:38:16)
可是要從Musk轉到masculin這樣也轉得太遠了啊?